俄外长离开北京前,见到了最想见的人,中方高层当面做出表态,一句话让普京没了后顾之忧

Connor 欧易官方网站 2025-07-17 3 0

据中国新闻网报道,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抵达中国,出席15日在天津举行的上合组织外长会。拉夫罗夫此次访华,是其在访问朝鲜后马不停蹄的行程安排。短短几天内,从朝鲜到中国,展现出俄罗斯对中俄关系的高度重视。这种高频次的外交互动,在国际外交舞台上并不多见,充分体现了中俄两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密切沟通与协作。

俄外长离开北京前,见到了最想见的人,中方高层当面做出表态,一句话让普京没了后顾之忧

拉夫罗夫(资料图)

此次拉夫罗夫来华,主要任务是出席上合组织外长会。上合组织作为中俄共同参与的重要多边机制,多年来在地区安全、经济合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。但此次访问,除了例行的会议议程,更有着特殊的背景和任务,为中俄深入交流创造了契机。

在集体会见上合组织各成员国外长后,中方高层在人民大会堂单独接见拉夫罗夫。这一安排绝非寻常,体现了中国对俄罗斯的特殊重视。在国际外交场合,单独接见往往意味着双方有重要且私密的议题需要沟通,凸显了中俄关系的独特地位。拉夫罗夫向中方高层转达了普京的口信,内容涵盖友好问候以及两国高层交往事宜,特别是普京即将开启的访华行程筹备情况。随着中国即将举办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,普京计划亲自赴华,此次会面为这一重要高层互动奠定了基础,确保相关事宜顺利推进。

中国外长用“最稳定、最成熟、最富有战略价值”来形容中俄关系。这三个“最”,是对中俄多年来关系发展的高度概括。在国际局势复杂多变的当下,中俄关系历经风雨,始终保持稳定发展,成为国际社会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,为全球战略稳定提供了重要支撑。面对美国扬言对俄罗斯加征100%关税以及“二级制裁”的威胁,中方明确表示坚决反对任何非法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行径。美国的这些举措,本质上是试图通过经济手段施压俄罗斯,同时挑拨中俄等国的关系。中方的坚定表态,犹如一颗定心丸,让俄罗斯在面对美国压力时更有底气。

美国一方面在俄乌冲突问题上持续拱火,通过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等方式,试图削弱俄罗斯;另一方面,针对中国在科技、贸易等领域采取限制措施,推行单边主义和霸权行径。这种双重施压,使得中俄两国面临着共同的外部挑战,也促使两国进一步加强合作。

在经济领域,中俄持续深化能源、贸易等合作,中国作为俄罗斯重要的贸易伙伴,为俄罗斯经济稳定提供了支持;在安全领域,两国在地区安全事务中保持密切沟通,共同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;在多边机制中,通过上合组织、金砖国家等平台,携手推动多极化进程,反对霸权主义。

展开全文

俄外长离开北京前,见到了最想见的人,中方高层当面做出表态,一句话让普京没了后顾之忧

拉夫罗夫(资料图)

美国的关税威胁和“二级制裁”,直接瞄准俄罗斯的经济命脉——能源出口。俄罗斯依赖对中国、印度等国的能源出口维持经济运转,美国此举若得逞,将对俄罗斯经济造成严重冲击。同时,在俄乌冲突持续胶着的情况下,俄罗斯需要稳定的外部支持,以应对战场上的压力和国际舆论的挑战。

中方“加强在多边平台的相互支持、维护两国安全和发展利益”的承诺,从战略层面为俄罗斯提供了保障。这意味着中俄将在国际舞台上携手共进,共同应对美国的霸权行径。有了中国的支持,普京在处理国内外事务时,能够更加从容,减少了对外部经济和政治压力的担忧,专注于国内发展和冲突应对。

俄外长离开北京前,见到了最想见的人,中方高层当面做出表态,一句话让普京没了后顾之忧

拉夫罗夫(资料图)

随着普京访华行程的临近,中俄将在更高层面上规划未来合作方向。无论是经济合作项目的推进,还是国际事务中的协调配合,高层互动都将为中俄关系注入新的动力,推动两国关系向更深层次、更广领域发展。

中俄在不结盟、不对抗、不针对第三方的原则基础上,建立了新型大国关系。这种关系模式,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一种不同于冷战时期的合作范例,展现了大国之间通过平等协商、互利共赢实现共同发展的可能性,对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完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。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