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999元公开叫卖,“北极点海水”到底哪来的? | 新京报快评

Connor 欧易交易所 2025-08-11 1 0

正常情况下,个人没有权利出售北极点海水样品。

9999元公开叫卖,“北极点海水”到底哪来的? | 新京报快评

▲二手交易平台上,卖家上传“北极点海水”样品图。图/封面新闻截图

文| 冯海宁

近日,二手平台上出现高价转卖录取通知书中“南极海水”吊坠的现象,引发热议。

电商经济很有包容性,可以为大多数物品提供展销平台。但交易平台近年来出现越来越多的新奇物品,其规范性值得审视。比如,平台出售“南极海水”吊坠以及“北极点海水样品”,是否合理合法呢?

而网售的“北极点海水样品”究竟是否来自北极海底,同样值得深究,不排除是冒牌北极货。

该“北极点海水样品”的瓶身,标注有北冰洋考察队标识、“雪龙2”号破冰船、北极点、90°N、4222m等信息。卖家自我介绍为中国科学院潜航员、南北极考察队员,自称样品是其本人于2023年9月4日在北极点取出,出售的是其个人所得份额,同时附带打捞时的图片证明。

但这些信息均系自说自话,很难验证。而且,仅从时间点来说,其说法就与事实有出入。

公开资料显示,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抵达北纬90度暨北极点区域时间应为2023年9月5日13时55分。换言之,科考队尚未抵达北极点,这种“北极点海水”已被取出,这与过去某些食品“早产”有相似性。

而且,根据《中国极地考察样品管理办法(试行)》规定,中国极地考察采集的样品属国家所有,由中国极地研究中心(中国极地研究所)保藏。

这意味着在正常情况下,个人没有权利出售北极点海水样品,该卖家所说的“考察队98人,人手一瓶”,可信度存疑。而进一步审视,该卖家的相关信息也疑点重重。

比如,以样品数量为例,起初标注为“全国仅150瓶”,而后又更新为“全国仅100瓶”,后来又变成“考察队98人,人手一瓶”即98瓶。样品数字的随意改动,折射出该商品信息很不靠谱,也不排除是卖家伪造“北极点海水样品”并高价出售。

最新消息是,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工作人员表示,有关情况正在详细了解中。在二手交易平台上,该商品主页已不可见。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