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蒙古小伙在太原送快递10余年:成就与这座城市的不解之缘

Connor okex欧易交易所 2025-11-03 5 0

内蒙古小伙在太原送快递10余年:成就与这座城市的不解之缘

图为工作中的马鑫骉

11年前,马鑫骉从内蒙古来到太原,成为一名快递小哥。初来,他觉得自己是一个漂泊在外的异乡人;如今,36岁的他,成为快递网点的优秀员工,已在太原买房、结婚、安家。他与其他新就业群体一样,体会到了这座城市的友善和温暖。

1 感觉很亲近

2014年,马鑫骉只身来太原寻求发展,成为山西顺丰的一名收派员,从此与这座城市结下了不解之缘。

“我的名字里有个‘骉’字,是万马奔腾的意思。人如其名,我的性格有点‘野’,总想走出熟悉的环境,到处闯一闯。”他说,当时的互联网购物正在兴起,快递行业已经走上“快车道”,用人需求大。太原的发展快,机会也多,所以选择了这里。

马鑫骉印象很深,刚来那几年,太原正在大规模进行城中村改造,很多道路、桥梁陆续施工,城市面貌几乎一年一个样。他所在的快递行业,业务量也是年年增长。有一次打电话,家人这样说:“太原的气候好,发展快,离家不算太远,你既然选择了,就要好好干!”

逐渐,他适应了工作环境,也和身边的同龄人处成了朋友。他发现,太原很包容,对待外地人很友好。“我们收派件,对各自片区的商铺、小区都熟悉。来经商、居住的外地人特别多,随便进一家饭店,能听到天南海北的口音,还经常能遇到内蒙古的老乡。”他表示,这些细节,让自己慢慢淡化了“外地人”的概念,觉得这座城市挺亲近。

2 决定留下来

“在家吗?有两个快递,马上给您送过去。”从网点到小区,再到另一个小区,这是马鑫骉日常的工作状态。

每天清晨,他驾驶着电动三轮车出发,满满一车快递要在上午全部派送完,他轻车熟路地送了一件又一件。73岁的独居老人秦大爷,经常收到子女从外地寄来的快递。一来二去,与马鑫骉成了熟人。有一次聊起来,老人说了一个细节:来小区送件的,有好几个公司的快递员。以前没多久就换了人,现在“老面孔”越来越多。

老人讲的情况,其实很普遍,反映出这个行业的“留人率”正在变高。如今,快递企业在薪酬待遇、发展空间等方面不断发力,从业者收入增加,职业认同度也得到了提升,所以才有更多的人愿意来,来了之后能留得住。这个变化,让马鑫骉欣喜,更对未来充满了希望。

展开全文

5年前,马鑫骉曾纠结去留的问题。“家里想让我回到内蒙古,在身边好照应。”他说,山西顺丰内部的管理很人性化,只要员工有实际需求,可以调动工作地点。不过,他最终选择留下。原因有两个:一是熟悉了太原的环境,习惯了这里的工作、生活节奏;二是找到了爱情,女方是太原人。

3 城市很温暖

从业十多年,马鑫骉庆幸选择了这一行,“不仅是年轻人,许多老年人也习惯了网购,我们的服务越来越重要。”

他有耐心,服务好,成了很多居民信赖的“小马”,也在一次次“寄出”与“送达”中找到了工作价值。有一次,空巢老人杜大爷收到快递后,硬塞给他一袋水果:“女儿从南方寄来的,你得尝一尝,很甜。”

平时送件累了,或者遇到雨雪天,他会走进街头的爱心驿站休息,里面有热水、微波炉,能给手机充电,还有工作人员热情招呼。附近社区举办活动,经常邀请他参加。以上种种,让他体会到这座城市对待新就业群体的尊重和关怀。他在感到温暖的同时,也主动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。今年9月份,他在一次送件时,偶然看到单元楼上,5层窗外的金属支架倾斜,空调外机摇摇欲坠。他马上拍照发给社区的网格员,并详细备注了地址。社区立即派相关人员赶到现场处置,及时消除了隐患。“我现在是和泽苑社区的‘流动网格员’,是基层治理的一分子。这个身份,让我很自豪。”他说。

从“过客”到融入,从“漂泊”到扎根,马鑫骉已经深深爱上这座城。他说:“我会继续朝着幸福奔跑,为居民送上更好的寄递服务,与这座城市共同成长。”记者 李涛 文/摄

来源:太原晚报

评论